作者:陆洋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
7月10-14日,五天的时间很短,但学习的内容丰富而充实。参观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扁担精神纪念馆、谷文昌故居,观看话剧《红旗渠》、纪录片《红旗渠》、《巍峨山碑•杨贵篇》,与红旗渠劳模的交流,聆听丁建国院长所做的专题讲座“红旗渠精神及其传承和发展”。这些活动让我这个70后真切而深刻的了解和学习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故事。林县人民在共和国最困难的时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苦干10个春秋,最终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建成功了举世闻名的 “人工天河”——红旗渠。
一次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心中则是我对红旗渠精神力量之伟大的无限感慨。当天我在课题组微信群中写道“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人定胜天!有目标、有行动、努力、执着,成功终将属于你!”。今天,人们把它总结凝练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十六字红旗渠精神。以下,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和生活,谈谈我对这十六字精神的理解和体会。
(一)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身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
20世纪60年代的林县,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但林县人民没有等、靠、要,而是自己动手、积极创造条件解决问题。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桥自己修,没有测量工具就土法上马,在建设中学习、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创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同时,依靠自身力量自力更生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死干、蛮干,而是聪明的干。为充分提高修渠民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杨贵等当时的主要县委领导还实行了两包(包工程、包炸药)三定(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逐级包工、一包到底、按劳计酬、多劳多得等政策,大大激发了民众的工作热情,加速了工程进度。
作为工科院校的一名普通教师,我相信每一位老师在科研工作中都会有同感:核心技术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拥有,不能依赖于他人,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此,在面对科研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时,大多数老师都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攻坚克难,掌握核心技术。
对于普通老师即是如此,对于学校的改革发展亦是如此。在全国高校争建“双一流大学”的热潮中,南航首先应该冷静的分析自身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可以参考借鉴其它高校的改革措施和经验,但一定要有符合南航自身校情的发展思路,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敢想敢干,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创造和超越。
(二)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不畏艰苦、顽强抗争、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气节。红旗渠之所以誉满全国,名扬世界,感动了并且至今还在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最为核心的就是艰苦奋斗精神。林县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十分简陋的工具,靠着每人每天6两粮食,奋战了10个春秋,最终建成了被周总理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之一”的红旗渠。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修建红旗渠的10年中,工程总投资额达7000多万元,但没有一名干部贪污挪用过一分钱,没有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
时至今日,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达到世界第二,在物质层面上,我们已不再艰苦。但是,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艰难困苦的局面还是经常会遇到的。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重大的困难和挫折,在这个时候,尤其需要我们体现出精神的力量,不抛弃、不放弃,顽强、执着,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对于单位亦是如此,以我们直升机系为例,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和自身长期积累的问题,曾经辉煌的我们今天遇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和巨大压力,可以说进入了发展瓶颈期;作为直升机系的基层干部,我们不能开水煮青蛙、得过且过,要认真面对单位存在的问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锲而不舍的努力,哪怕有很小的改观也是胜利。
对今天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我们而言,艰苦奋斗在另一个层面上的含义是富而不惑。不仅要经得起艰难困苦,更要经得起各种诱惑,尤其对于共产党员,不仅不能挥霍浪费,更不能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三)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
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倡导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导向,也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团结协作是红旗渠得以顺利修建完成的重要保证,这里的团结协作不仅是指群众之间的协作,更是指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协作。团结协作是原则,群众路线则是保障。当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曾经说过:“一切为了群众是前提,只要是为了群众着想谋利,群众就会支持你!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在红旗渠的决策、修建过程中,最集中的体现了这一道理。首先,修建红旗渠的决策反映了林县人民的迫切愿望,代表了林县人民的根本利益。干旱缺水是历史上长期困扰林县人民生产生活的症结所在。林县县委急人民之所急,做出了修建红旗渠的重大决策。在当初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几十万林县人民为什么能够不怕流血流汗拼命修渠?说到底是因为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好决策。其次,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发挥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干部和党员发挥了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在修渠过程中,林县县委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委领导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解决问题,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正是这样,凝聚了人心,坚定了信心,才把为民的决策最终变成了利民的千秋伟绩。
在科研工作中的团结协作,我觉得多数科研团队都做的很好。在此就不做论述了。这里我想说说杨贵书记所说的“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基层院系,“人民群众”就是广大的一线教师,而“双一流”建设最终依靠的还是广大的一线教师。对于各级领导而言,首先应该深入基层,分析我们的基层教师最急需的是什么,哪些是大家最关心的(我觉得应该是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进一步理顺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用创造性的方法给绝大多数老师以发展的空间和通道,让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最终在众多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双一流”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方在!
(四)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
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林县的干部群众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舍小家、保大家,不惜牺牲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正是有了广大干部群众这种不计得失、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才成就了今天的红旗渠。然而,在高度市场化、个人利益至上的今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尤为珍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又是一名高校教师,我辈应首先予以践行并大力弘扬之。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非常优秀的教师,他们热爱学生、热爱教学,为培养学生倾注了自己大量的心血。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总体来看,不少高校教师花费在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是不足的。我的夫人是一名中学教师,与她在教育教学上的努力和付出相比,我常常惭愧不已。然而,一件事情改变了我。2014年,我担任了0114102班班主任,开开班会,指导选课,和学生交流交流,一切普通而平常。然而,大一期末,我班成绩在年级18个班中仅列12名,我感觉到非常痛心。重病还需猛药治,在充分了解了班级存在的问题之后,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班级分组管理、改组班委成员、集体晚自习、为提高班级凝聚力和改进学风实施了若干活动,利用检查晚自习的机会和同学深入谈心。不经意间,一个学期过去了,我班成绩从年级12上升到第6,至今仍很稳定。我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深深的意识到,我们的一些付出,对学生而言,也许改变的是他一生的命运,善莫大焉。虽然这种付出不会为我带来科研成果,但是那种成就感甚至超越了科研成果。所写此事并非为了自我表扬,而是希望用我的经历和感受告诉诸位同仁,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是十分值得“无私奉献”的,播撒出去的是爱,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夜已深,大脑有点不作数了,一个多月前学习参观时的一幕幕已经有些模糊、甚至淡忘了,但红旗渠的十六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却已深埋在了我的心里,并将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