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24日,低空飞行器气动噪声专题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成功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中国航空学会指导,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声学专委会、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分会、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联合主办,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研究院、空天飞行空气动力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直升机创新联盟等联合承办。
研讨会面向我国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立足于促进低空飞行器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围绕低空飞行器发展中的气动噪声问题需求与关键技术展开交流。会议主题包括:低空经济发展情况、低空飞行器气动噪声需求与进展、低空飞行器气动噪声测试技术、低空飞行器气动噪声预测与控制。会议包括开幕式、大会报告、闭幕式等环节,并于会议报到当日晚上,举行了圆桌论坛。为保证充分交流,设置一个会场,报告均为邀请报告。
来自南京市六合区政府、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声学专委会、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分会、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相关领导和代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航空工业强度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厦门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太行实验室、汽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南京聚新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羽嘉航空动力(南京)有限公司、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天新航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声望等低空飞行器、声学相关企业代表、运营商代表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各界代表共同围绕低空经济发展、低空飞行器噪声需求、气动噪声基础问题、预测评估及降噪技术等方面,分享观点、展示成果。
。5月24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上,六合区委副书记、区长董涵对参会领导、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六合区产业优势及国际创新港建设布局,并期望推动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互相促进;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声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黄勇对支持本次会议的领导、嘉宾、参会代表、承办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气动声学专委会目标定位与平台优势、气动中心低速所试验能力体系以及在低空飞行器气动/噪声方面的工作,并希望能与各位同行共同促进我国低空飞行器产业繁荣及气动噪声研究与应用水平提升;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分会主任委员、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研究院常务副主任/院长招启军介绍了直升机分会与实验室/研究院的情况及部分进展,并期待研讨会可以为构建绿色、智能、可持续的低空交通体系提供解决方案借鉴;六合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朱厚云进行了六合区投资环境推介,并表示期待相关企业利用六合区的平台与配套投资兴业
研讨会邀请报告分别由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气动声学专委会章荣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亚东、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宋玉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涛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黄大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王翔宇、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郝璇、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珂、北京智天新航有限公司吕长江、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王亮权于24日上午分别做了eVTOL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我国低空经济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基于产研需求的低空飞行器气动噪声研究与思考、倾转构型eVTOL气动噪声研究概述、eVTOL整机减振的技术、风洞试验在低空飞行器气动和噪声优化领域的应用思考等方面的分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胡小青、上海声望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俊江、厦门大学陈荣钱、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王普缘、上海大学杨小权、西北工业大学许建华、上海交通大学杨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希于24日下午分别做了低空飞行器噪声监测与评估、低空飞行器发展与气动噪声测试技术应用、低空飞行器气动噪声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螺旋桨/旋翼气动声学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仿生翼身融合布局无人机设计与噪声特性、基于高阶CFD格式的直升机旋翼远场气动噪声预测方法研究、小型共轴对转双旋翼涵道无人机的气动噪声研究、低空环境旋翼飞行器气动噪声阶跃特性与抑制研究等方面的交流。
圆桌论坛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研究院招启军院长主持,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的嘉宾参加了交流。与会代表围绕低空飞行器发展及其噪声、风洞试验测试技术与能力建设、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等开展了探讨,从需求、问题、方案等角度分享了经历、经验、观点与思考。
研讨会于5月24日傍晚顺利闭幕,受组委会委托,由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宋玉宝主持。本次研讨会立足需求、主题鲜明、议程紧凑、交流充分,围绕低空飞行器气动噪声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不同领域的相互借鉴、思维碰撞、成果分享与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也期待着能进一步汇聚各界力量,为低空产业及低空飞行器的发展贡献新的智慧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