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2日,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决赛在青岛圆满落幕。直升机实验室/直升机研究院选送的3支团队在激烈角逐中全部脱颖而出,分别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校共6支团队参赛。
据了解,本届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联合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全国首个聚焦新域新质的专业赛事。大赛共征集到全国770项创新成果,经过预选,233项成果进入总决赛。
2025新域新质创新大赛以“智聚新域、慧集新质”为主题,聚焦高端仪器和制造设备、人工智能、网信、无人系统、航空航天5大领域,设置“自由探索+需求命题”2大赛道,设立“高校师生组”和“创新企业组”2个组别,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产业—金融—政府”六位一体融合平台,旨在探寻一批新域新质技术和产品,推动成果转移转化,精准选拔人才团队,实现“以赛促创、以赛促转、以赛促融”的目标,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此次比赛中,我院的3项成果展现出较强的创新性与应用潜力,充分体现了我院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强劲实力。
获奖项目介绍
特等奖:"潜隼"长航时潜空跨介质无人平台
指导教师:王潇、朱清华、郎凯
团队成员:詹祺、陈磊、薛文正、王旭、山河、李家豪、赵帅、刘政坤、胡浩智、乔平、李博、夏文涛、唐铭琦、董亚汐、罗勇、林晨
项目介绍:
本项目最大的创新在于以“一体化、高复用”的设计哲学,“潜隼”平台将“低成本、低可探测、高生存”融为一体。通过核心动力、航电及结构件在多模态下的高度复用,实现了“一机顶三机”的极高性价比,显著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的制造成本与维护保障费用,填补了长航时跨介质无人系统领域的空白。
一等奖:云鹞-倾转旋翼无人机
指导教师:招启军、徐尤松、陈喆
团队成员:林沐阳、章丽聪、路常清、沈皓君、李林、胡灵欣
项目介绍:
本项目依托南航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立足我国直升机高速化趋势,突破总体综合设计及气动优化、全机耦合气弹稳定性分析与结构轻量化设计、过渡操纵策略分析与高智能化自适应飞行控制等关键技术,提出一款全自主开发起飞重量450kg级倾转双旋翼无人机,产品定位为“多功能、低成本、高智能化”飞行平台。
二等奖:“擎鹭”跨域起降eVTOL
指导教师:徐锦法
团队成员:袁星宇,刘丰瑞,邓柏海,于圣欣,王小琨,戴颖,盛祥峰
项目介绍:
“擎鹭”是一款面向低空领域的跨域起降eVTOL,采用可倾转四旋翼设计,融合倾转旋翼、水陆两栖起降、混合动力技术。其“工”字型机翼布局兼具垂直起降与高效巡航能力,具备水域起降和长续航优势。凭借跨域适应与多模飞行特性,可广泛应用于空中物流、应急救援等任务,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